东晋时期的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期的知名画家。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很多壁画,砖画,但作者大多无可考证。这也和东方的文化有关,东方社会重视政治军事,不太重视艺术,画家在我国更多是作为一种匠人工种的存在,只要完成装饰工作,作者名字并不重要。直到顾恺之开始,我们才有了有名字的画家,流传下了署名的作品和关于作者的故事。
顾恺之出生在东晋时期的贵族家庭,从小被培养成一位文人。这点和西方不同,西方的画家很多都是从小进入画室跟着师傅学绘画手艺,学成后以绘画营生。但在东方,画家多半都是文人,既读史哲,又能弹琴作诗,也不靠绘画营生。
顾恺之最著名的作品是《女史箴图》,是现存已知的最早的中国画长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书画作品之一。
根据西晋诗人张华于公元292年作《女史箴》一文所绘。西晋时期贾后专权,祸乱后宫,贾后失败后,张华写了《女史箴》用来教导后宫女性应该遵守的道德标准。
《女史箴图》共十二段,有三段已经失传,存世只剩九段。完整版(较长,建议保存放大看):
《冯婕妤挡熊》
场景4描绘汉朝女官冯婕妤挺身护主的事迹。汉元帝在花园中游玩时,遇到黑熊跑出兽栏,冯婕妤勇敢地挡住黑熊,保护汉元帝。画中展示了冯婕妤就要被黑熊所伤时,被手持长矛的两侍卫救下的瞬间。
玄熊攀槛,冯媛趍进。夫岂无畏?知死不吝!
《班婕妤辞辇》
场景5之描绘女官班婕妤劝阻汉成帝的事迹。汉成帝出游,邀班婕妤同銮,却遭拒绝。班婕妤说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只有夏、商、周末主亡国之君身边才让嬖幸的妃子陪坐,我如果和你同车进出,那就跟他们很相似了。
班妾有辞,割驩同辇。夫岂不怀?防微虑远!
《山景和猎人》
场景6描绘一座山,山中有飞鸟走禽,左边有一猎人持弩瞄准老虎。意喻日月有常,世事皆难逃盛极而衰的法则,只有品德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暗讽了身居高位,权倾一时的的贾后,祸乱宫廷,最后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日中则昃,月满则微。崇犹尘积,替若骇机。
《化妆》
场景7描绘宫女在镜子前梳妆。暗喻人们大多只知道装饰外表,不知道美化内在的品德。内在如果得不到美化,行为就会有错误和混乱。
人咸知饰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
《卧室》
场景8描绘皇帝坐在妃子的床边有点迟疑,画中斜靠床边的妃子也显得警觉和迟疑。意喻妇女遵从品德,千里之外有知己,否则的话,即使同床也会迟疑。
出其言善,千里应之。苟违斯义,则同衾以疑。
《家庭》
场景9和场景6大山相呼应,将帝王后妃和子女们描绘成一个和大山一样的三角形。意喻如果妇女品德不佳,即使稳定的家庭,也会和尘土构成的大山一样,瞬间灰飞烟灭。
夫出言如微,而荣辱由兹。勿谓幽昧,灵监无象。勿谓玄漠,神听无响。无矜尔荣,天道恶盈。无恃尔贵,隆隆者坠。鉴于小星,戒彼攸遂。比心螽斯,则繁尔类。
《拒绝》
场景10描绘帝王拒绝妃子。暗喻没有好品格的妇女就得不到社会主宰男性的认同。
驩不可以黩,宠不可以专。专实生慢,爱极则迁。致盈必损,理有固然。美者自美,翩以取尤。冶容求好,君子所仇。结恩而绝,职此之由。
《收获》
场景11和上一段相比照,妇女有了好品格,就能得到男性的认可。
故曰:翼翼矜矜,福所以兴。靖恭自思,荣显所期。
《女史》
场景12描绘女史官埋头专心记录。
女史司箴,敢告庶姬。
《女史箴图》中人物是东方绘画中常见的细长身型,裙子的下摆都比较宽,让画中的人物显得很稳定。传世几百年留下了大量藏家的印章,最后成为了乾隆皇帝的收藏。乾隆皇帝对《女史箴图》非常喜爱,前后在上面上盖了37个收藏章。八国联军侵华时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