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这门艺术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提到艺术,你第一反应可能就是绘画。我将分四 Part 介绍一下绘画里的最基本的概念,从宏观到微观分别是:「构图」,「角色」,「笔触」,「色彩」。部分内容参考【内田广由纪】著的构图。
构图
绘画的构图,是横还是竖,方还是长方,比例是1:2还是黄金分割等,直接影响画作的观感。大致有「九种」构图方式。
1.对称型
对称构图是一种保守型构图方式,最能给人稳定感,传递出「权威,保守,传统,神圣」等情绪。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是标准的左右对称的构图方式,突现了圣母的神圣。而且周围人物的面部都朝向不同方向,只有圣母子的面部朝着正前方,更能加强圣母的神圣气场。
丢勒的《自画像》,对称构图将自己俨然变成了救世主的形象。正面自拍通常只会在证件照中出现,敢于正面自拍,显示出作者性格自恋,狂放的一面。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也是标准的对称构图方式,画面的中心聚焦在耶稣的头顶。而且为了突现耶稣主角的形象,将耶稣塑造成了三角对称的形象。三角对称是对称中最坚固形式。让耶稣宣称:“有人背叛了我”,这戏剧性的瞬间突然凝固。这是属于达芬奇的黄金一刻。
对称的非常多,数不胜数,如杨凡艾克的《阿尔诺菲尼的订婚式》
2.偏对称型
偏对称型介于对称型和全景型之间,基本对称,但并不严格,对称点稍微偏离画面中心一点,传递出「平静,稳重」等情绪。通俗点说就是「稳中带皮」。
巴黎画派的莫迪格利亚尼的很多肖像作品就非常喜欢用偏对称的构图。例如《带黑领带的女人》,人物中心点不在画面正中心,女性被刻画成带有曲线的舒畅姿态,没有严格对称所散发出的让人难以接近的气场,给人一种懒洋洋的安心的感觉。
还有《吉普赛女人和婴儿》
维也纳画派的席勒的肖像作品也常用这种构图。席勒的作品都散发一种死亡,颓废的气息。我个人很喜欢席勒的作品,观感上很像我国的水墨画,在西方油画里这种观感非常罕见。
3.卫星型
卫星型介于对称和全景之间,特点是在主角四周进行各种装饰,形成一种行星围绕太阳似的构图,传递出「豪华,热闹」等情绪。
主角可以是对称型,例如梵高的《唐吉老爷像》,背景的装饰像卫星一样环绕着人物,给人生动活泼的感觉,起到一种反权威的效果。
主角也可以是偏对称型,例如竹久梦二《七夕》,温柔的女性被七夕的竹签和许愿签环包围。想象一下如果将四周装饰物去掉,画面会显得相对利落,但不像现在这样热闹。
4.包围型
包围型介于对称和全景之间,特点是画面被墙壁,树木等物体包围,形成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传递出「安稳,宁静,安全」等情绪。
运动时,开阔的空间能传递出活力,但在休息时,开阔的空间会导致“不安”的感觉。因此包围型构图特别适合用于休闲的场景,能产生令人安心的感觉。例如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如果没有周围的岩石,在草原等空旷处,圣家庭的休闲场景就没这种静谧的效果。
后印象主义画家高更的《谈天》,墙壁树木等要素在休息的场景中很有必要存在。
5.流水型
流水型介于对称和全景之间,是一种像溪流走势一般的构图方式,通常都是一字排开,偏重于叙事。在有秩序感的同时也相当自然随意,传递出「自然,舒畅」等情绪。
莫奈的《水果静物》,如果水果集中在画面中间,四周会显得十分封闭,稳定感强烈,但会缺少动感。所以莫奈选择让水果整体重心偏左上,但在右下角散落了两个苹果,产生了流水型的自然开放的效果。
莫奈的《睡莲》也大多采用流水型构图,整体方向是有的,但细节走向有一定随机性。
塞尚《水壶和水果》同样如此,流水型构图在静物画中非常常见。
6.全景型
全景型是一种极目远眺的视角,非常开放,无拘无束,不会有威压感。传递出「自由,开放,大气」的情绪。
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红磨坊街的舞会》用全景的构图将当时巴黎街头热闹的一面表现了出来。和莫奈一样,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观感上都是比较模糊的,色彩斑斓但饱和度低。
风景画通常都会选择全景型构图。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画家(现比利时)老布鲁格尔是最早的采用全景构图的知名画家之一。代表作有《雪中的猎人》《乡村雪景图》
风景画在印象派之前其实并不多,原因其实很朴素:画卖给谁?对19世纪前的画家来说,绘画更多的是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而非艺术。工业革命前,财富主要集中在神权为代表的教皇主教,和以王权为代表的王公贵族手里。前者的需求是宗教题材,后者的需求是肖像或英雄战斗题材。
风景画因为没有市场,所以只有像老布鲁格尔这种不差钱的主才会去涉猎风景画。当然老布鲁格尔的艺术成就非常高,他的风景画即使以现在的眼光看也是赏心悦目,完全不过时。
19世纪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兴起,中产阶级开始诞生。中产阶级才是对风景画需求最旺盛的群体,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风景画作品的数量开始井喷。
7.对决型
对决型的布局偏重于冲突感,传递出「戏剧,冲突,力量,充实」等情绪。绘画并不总是岁月静好,冲突感能为作品增加戏剧性。常见的如正面对决,例如俵屋宗达的《风神雷神图》
后印象派画家塞尚的《玩纸牌者》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对话》。衣服纹理一丝不苟的丈夫显着极强的支配欲,妻子仿佛自闭般坐着,毫不妥协。敞开的窗户像是两人婚姻的唯一出路。
马蒂斯作品的精髓在于色彩,他确信色彩的情感力量,所以作品的用色都很极端。被认为是和毕加索一起帮助了现代绘画艺术的形成。
8.均衡型
均衡型是将图形按规律排列起来,重复的图形能让人感到生命的节奏,传递出「冷艳,智慧」等情绪。
例如excel画家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
霍默《孩童的玩耍》,大致相同的图形均衡布置就能产生节奏感,保持画面开放性的同时又有一定的秩序。反之,如果无秩序就成了全景型构图。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早期作品色彩极端但构图还是比较稳健的,到了晚期开始摆脱古典绘画框架的束缚,出现了《舞蹈》这样无论构图还是色彩方面都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9.单边型
单边型让人物集中到画面的一边,保持开放感的同时,传递出「都市,时尚」等情绪。例如黑田清辉《湖畔》,朝向右侧的视线让画面颇具都市风。
由于观画者视线通常是从左到右,居左相对飘忽不定,如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神奈川波浪》
居右相对沉稳安定,如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凯风快晴》,重心位于右侧会给人踏实的感觉,观者的视线顺势集中到画面右上,将富士山的雄伟表现了出来。
反之,如果将画面反转,富士山位于画面左侧,观者的视线是顺势集中到画面右下,但整个右侧并没有值得注意的重点。